作家的灵感世界
在我们自己的房间里
——
萧伯纳钢笔 本期推荐
大作家们的写作室
作家的房间不仅是工作室,也是我们心爱的故事或诗歌诞生的地方。英国作家、记者亚历克斯·约翰逊带领我们穿越几个世纪、跨越几个大洲,前往这些伟大作家的写作中心。
有些作家需要绝对独立的写作室,并在屋子里摆上各种有意义的物品。也有人在旅途中才能写作,还有一些作品是在卧室的床上写成的。
本期,让我们一起感受那些刻有名言、摆着小摆件的写字台与堆满了藏书或藏品的书房,在现实中,许多作家的房间已经时过境迁,但却在作家的书里留下了充满想象力的灵感世界。
01
看得见风景的房间
尽管玛格丽特·阿特伍德、阿加莎·克里斯蒂、希拉里·曼特尔等作家声称,自己在哪儿都能工作,因为“世界处处是写字台”。
但大多数作家还是需要一个固定的写作地点,而且用于写作的房间最好要有窗户,还要把桌子放在窗前,在工作时就能看到室外的美景。
其中最典型的当属俄罗斯短篇小说天才安东·契诃夫。
在莫斯科以南约64公里的梅利霍沃庄园,他在住宅旁的樱桃园里建造了一间用于接待来客的小木屋,小屋里有一个可以俯瞰花园的露台,楼上就是他的书房。
安东·契诃夫的书房
他把主桌摆在书房的窗边,以便可以随时欣赏心爱的花园、苹果树和蔬菜园的美景,也正是这个花园给了契诃夫源源不断的创作热情。
他亲自打理花园,如饥似渴地阅读与园艺、花卉、林木和蔬菜种植相关的各种书籍。如果不能每天在花园里工作,那他就无法写作。戏剧《海鸥》和《万尼亚舅舅》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创作出来的。
《海鸥》大获成功后,契诃夫在黑海沿岸的海滨度假胜地雅尔塔建造了一个新家,这里也是他创作出《樱桃园》和《带小狗的女士》的地方,灵感正来自于他在别墅书房凭窗眺望时看到的海滨风景。
安东·契诃夫作品《樱桃园》
有独无偶,面朝大海写作的还有法国作家维克多·雨果。因为政治斗争失败而流亡海外的雨果,最终在根西岛定居。
他买下了当地一座白色豪华别墅,并在别墅顶楼增建了一间写作室。这间名为“瞭望台”的房间不仅有着玻璃屋顶,而且三面墙都安装了宽大的玻璃窗,看上去就像后花园的温室。
在后来的15年中,雨果在窗边的站立式办公桌上写作,面朝大海,鸟瞰整个小镇、赫姆岛和萨克岛,在晴朗的日子还可以遥望故土法国。
维克多·雨果的书房
他曾在一首诗中描述,自己在写作之余,看着窗外展翅翱翔的海鸥、络绎不绝的船只和潮起潮落的海水陷入沉思。
尽管窗外风景优美,但“瞭望台”内的环境对任何人都是一种考验。这里夏日酷热难耐,冬季则冷如冰窖。风会从敞开的窗户灌进来,犹如飓风般来势汹汹。
尽管如此,雨果还是不穿大衣、不戴帽子,一如既往神情安详、从容不迫地写作。在这一点上,美国作家马克·吐温或许会和雨果深有共鸣。20年来,他每年夏天都在纽约州北部,建于夸里农场中的八角屋写作。
马克·吐温的书房
每天享用过丰盛的早餐后,马克·吐温就会进入八角屋,在这里写作直到下午5点,常常会错过午餐。他形容这间小屋是“最可爱的书房”,它建在山坡上,傲视周围的山谷和城镇,远处是绵延的蓝山,完全与世隔绝。
02
访客谢绝入内的作家小屋
对于作家的写作屋来说,窗户并非必需品,有时甚至会被作家视为干扰项。
例如,扎迪·史密斯对工作环境的要求之一是没有自然光线,因此她会用窗帘把她在纽约大学办公室的窗户遮起来。
伊恩·弗莱明在牙买加购置的度假别墅“黄金眼”,尽管室外天堂般的风光对他创作007系列小说起到了重要作用,但在写作时,他会合上百叶窗,让自己不会因窗外的美景而分心。
伊恩·弗莱明的书房
绝对的与世隔绝,这是许多作家梦寐以求的写作环境,而在这一点上做得最极致的是乔治·奥威尔。为了集中精力创作《一九八四》,他到内赫布里底群岛的朱拉岛上隐居起来。
这里没有电也没有热水,30公里之内没有电话,最近的邻居住在1.6公里外。显然,不是人人都能做到乔治·奥威尔这样避世。这时,一间不脱离生活、但能与日常保持距离的写作小屋,就成了一个好选择。
当然,并不是随意一座小屋都能被称为写作小屋,它首先要满足一些特定的要求,包括要小而紧凑,光线良好,通风良好,不能有电话,不能离家太远,周围最好有不错的风景,以及最重要的一点:要能上锁。
乔治·奥威尔的家
换言之,小屋绝不待客,除作家之外的任何人都禁止入内。
诗人狄兰·托马斯是紧凑空间的绝对拥趸,住在伦敦德兰西大街的公寓时,他常在花园尽头的旅行拖车上写作。
在威尔士拉恩城堡的避暑小屋,他完成了《青年狗艺术家的画像》的大部分内容。此外还有牛津大学莫德伦学院的避暑小屋、拉尼娜大厦的附属建筑“苹果屋”,都让他找到了“满心欢喜”的创作状态。
在文学史上,这种小屋也受到了许多作家的欢迎。诺贝尔奖得主萧伯纳给自己建造了一座6平方米的木制避暑小屋,小木屋拥有旋转底座,可以通过旋转改变射入的光线和屋内人的视角。
伊莎贝尔·阿连德用于写作的花园小屋,原本是给游泳池修建的更衣房。她将这里视为自己的神圣空间,小屋里没有电话,不通网络,不能有任何其他人进入,甚至不能打扫。
作家之间总是相互启发,甚至彼此模仿,这也反映在他们对写作小屋的钟爱上。在参观过狄兰·托马斯的小屋后,罗尔德·达尔按照完全相同的比例建造了自己的小屋。美国作家约翰·斯坦贝克在萨格港建造的六边形小屋,则是受到马克·吐温的八角屋的启发。
狄兰·托马斯的写作屋
亨利·梭罗在《瓦尔登湖》中提到的湖畔自建小屋,对E.B.怀特有着莫大的吸引力。怀特在缅因州海湾附近建造的木制棚屋,提供了与梭罗类似的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简朴生活。他在这里完成了《夏洛的网》的初稿,而且这个故事最初的灵感就源自他在棚屋天花板上看到的蜘蛛。
03
大作家们的“小怪癖”
奥诺雷·德·巴尔扎克的卧室
你永远想象不到作家会为了激发创作而做出什么怪事。例如,巴尔扎克视咖啡为生命中的动力之源,不仅饮咖啡如饮水,有时甚至直接吃咖啡粉。
狄更斯只在纸的一面写作,吉卜林最看重墨水,他要求使用最黑的墨水,理由是他的“精灵”对蓝黑色墨水深恶痛绝。
查尔斯·狄更斯的写作室
在格特鲁德·斯泰因的写作过程中,汽车和奶牛缺一不可。有时,她和伴侣艾丽斯会驱车直奔乡下,四处搜寻一处适合斯泰因写作的地方——在这里,“适合”意味着可以观察奶牛。
格特鲁德·斯泰因的写作空间
斯坦贝克每写一本书都要用掉数百支铅笔,这些笔削得很尖,被他的儿子戏称为“手术专用笔”。斯坦贝克认为,“长而漂亮的笔为我增添了活力和创造力,用这样的笔写字纯粹是一种享受”。他要求铅笔的铅芯是黑色的,这样就不会因为字迹颜色不同而被分散注意力。
约翰·斯坦贝克的写作室
作家们通常还喜欢在写作空间摆上对自己有意义的物品或收藏品,而这些物品的类型也五花八门,绝对个性。
杰克·伦敦在他的“狼屋”收藏了1.5万本藏书。村上春树在他位于东京的工作室里收藏了1万张黑胶唱片。
杰克·伦敦的书房
库尔特·冯内古特以收藏退稿信著称,他会把这些信装裱并挂在墙上,其余的则用一个红色的旧盒子保存起来。由于收到的退稿信太多,他的妻子甚至用它们装饰了一个废纸篓。
在自己的一座别墅和一座庄园里,狄更斯让最喜欢的装订工安装了几排装有假书脊的书架,这些假书的书名有的十分幽默,例如《在中国的五分钟(3卷)》《喵星人的生活(9卷)》。
柯南·道尔的书房陈设同样别具一格,这里挂着他的父亲绘制的一系列水彩画,它们天马行空、怪诞不经,有着爱伦坡小说的意境。房间的墙上还挂着渔叉,因为柯南·道尔曾是一名捕鲸者。
柯南·道尔的书桌
伊莎贝尔·阿连德喜欢制作首饰,她在自己的写作小屋里摆满了成箱的珠子,借此缓解疲惫或在行文不畅时理清思路。
伊莎贝尔·阿连德的写作工作室
最琳琅满目的写作室可能属于罗尔德·达尔。在他位于花园尽头的砖砌小屋,随处可见与这位儿童文学作家、以及他的孩子和孙辈有关的童年纪念品,这里是达尔通往童年的圣殿。他曾写道:
“坐在这里时,我眼里只有正在撰写的书稿,我的心已经悄然远去,与威利·旺卡、詹姆斯、狐狸先生、丹尼,或任何一个我正在构思的人物相伴相随……
这间房子本身无足轻重,它远离焦点,是一个编织梦想、让思绪漫无目的地随风摇曳的地方,像子宫一样柔软、安宁、朦胧。”
在这些作家的房间里,我们可以打开与这些文学天才们最近的那一扇门,或许这也是送给文学爱好者最好的礼物。
大作家们的写作习惯不尽相同,而相同的是对写作的热爱与执着,他们抓住转瞬即逝的灵感,用独特的表达带我们走进一个有着瑰丽想象的文字世界!
北京 / 上海 / 广州 / 深圳 / 杭州 / 成都 / 西安 / 南京
重庆 / 昆明 / 青岛 等城市线下专柜有售
在中高端钢笔世界不断探索前行
打造你的灵魂色彩
网址_www.bernardshaw.vip | 微博_@BernardShaw萧伯纳钢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