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感人物 | 普通人和天才指挥家的距离原来在这里?
2024-11-21

门捷列夫说

门捷列夫说

没有加倍的勤奋

就既没有才能

也没有天才

——

萧伯纳钢笔 本期推荐

女指挥家西本智和

 

 

穿着一件利落的燕尾服,皮鞋在地板上敲出清脆的声响,气定神闲地走上舞台,在中央的位置落定。他们的目光坚毅平静,向底下渐渐安静的观众朋友们鞠躬,然后转身,向着空中比出一个特定的手势。

这大概就是一个指挥家在大家心目中的基本轮廓了。他们不论年纪大小,其眼神一定非常锐利,他们身上的每一丝肌肉都在沉浸在音乐中,跟着起伏跳跃,挥洒汗水。

在一个大型交响乐团中,指挥家负责统领着整个乐曲的走向,就像是一个运筹帷幄的将军,可以说是整个队伍中最「核心」的角色。

一直以来,女指挥家在行业里是非常少的存在, 西本智实就是一个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的女指挥家。本期,让我们一起分享这位与众不同的指挥家——西本智实的故事。

 

 

01

《交响情人梦》的原型

 

有一部经典的日剧叫做《交响情人梦》,播出时,剧中的千秋真一斩获了无数迷妹,而这个角色在日本其实是有原型的,今天我们谈论的女指挥家西本智和就是剧中千秋真一的原型人物。

1970年,西本智实出生于日本,她年幼时虚席古典芭蕾和钢琴,留学俄罗斯国立圣彼得堡音乐学院,是现今亚洲唯一一位执棒欧洲大型交响乐园的女指挥。

1998年,西本智实指挥进度交响乐团初次亮相,2007年获选瑞士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全球青年领袖人物”。

有媒体这样形容西本的出场:琥珀色发梢在灯下流动出光芒,她长身玉立,乐团倏地起立,除了皮鞋咯咯地踏在台板上的声音,四周阒然无声。

曲终致谢,她点头微微一笑,朝观众挤挤眼,调皮中带着一丝潇洒,英气勃发又略带一丝妩媚。这一刻掌声雷动,幽深的古典音乐也随着她的指挥棒,慢慢深入观众的心灵。

据统计,西本乐团的每场演出,最先卖完的一定是平时根本卖不动的音乐厅两侧位置,因为那个地方是能看清指挥的座位所在。

 

 

02

播种童年梦想的种子

 

1970年,西本智实出生于历史悠久的日本大阪,从3岁起她便在母亲的指导下学习钢琴。她的母亲是声乐专业,在家里开班教授学生弹奏钢琴。

西本早在还没学会读谱之前,就可以光凭耳朵听妈妈的学生们弹,在钢琴上弹出同样的旋律。

如果说这时的她除了有些天赋之外,还和其他的小琴童没有多大的区别,那么不久后随母亲去看俄罗斯古典芭蕾和歌剧演出的经历,却成为了她生命中事业选择的一道分水岭。

精致高雅的俄罗斯音乐,对这个刚刚走进音乐的小女孩有着天然原始的吸引力,在她的小学作文里,西本曾这样写道:「我想成为一名作曲家和指挥家,我想创造出能抚慰人心的音乐。」

谁知道,那时候小小决心,对一个小女孩来说,并不是轻飘飘的一时兴起,而是一份沉甸甸的重量。她把梦想当做是一道可以实现的难题,想要通过自己的努力有一天能够实现这个梦想,而非空谈。

西本在访谈里曾这样说道,「当时虽然有梦想,却不知道如何去实现它。你想成为宇航员,可是怎样才能办到呢?从哪里开始做起无从得知。大学读中文专业长大后就一定能成为作家吗?也不一定如此。

所以指挥家也一样,它是没有一条现成的路可以走的。对我来说,成为一名指挥家就像一个梦,很长时间里被束之高阁。」

但西本对音乐的热爱与痴迷,是并不会让她停下脚步的动力。她每天放学回家练琴都要练到晚上9时,有时星期日甚至要练上10个小时,完成钢琴功课后,她会拿出交响乐总谱。一边听唱片,一边弹琴,一边研究总谱的细节。

她不知疲倦地弹琴、听乐、读谱,终于考上了大阪音乐大学作曲系。

然而,直到这时,她似乎才真正意识到她想要的是什么:「当指挥的念头迅速滋长,不是一点一滴地增加,而是像细胞分裂一样成几何级数那样迅速膨胀。」

西本的坚持很快就付诸行动,把握机会是第一步。她参加了一些歌剧的排演,歌剧提供的实习机会很多,于是她就将重心放在此处。

从誊写分谱开始,再到根据音乐调整灯光的指导灯光师,在一段长时间的实习工作后,她被推举成为了歌剧的助理指挥。

在与乐队成员熟悉相处的过程中,她经常在暗暗观察别人是怎么排练和表演作品的。

后来回想这些时,西本的语气更多地也不是抱怨这些辛苦,而是感谢这些经历。

「这时候因为我是置身事外的存在,所以反而能一睹整个团队的‘庐山真面目’。同时我的脑子里也在不停构思要是我来指挥,这里的处理该如何。」终于,她的指挥梦在那时初见了轮廓。

 

03

俄罗斯音乐成就之旅

 

西本从歌剧院打杂做起,却又几次拒绝良机,因为在她的心中,去往俄罗斯留学学习音乐的初心从来都没有变。

认真努力的人总是会被人注意到的,暂时的困顿与强大的意志力最终会指引她一路往她期待的方式向前。

西本智和当时工作的剧院经理发现了她的才华和潜力,邀请她留在华沙在他门下学习。

到她的学校排演的波修瓦乐团的指挥亚历山大 • 科普洛夫大师也向她伸出橄榄枝,但都被她回绝了,因为她的计划早就定下,那就是俄罗斯的圣彼得堡音乐学院。

「为什么要去俄罗斯留学?大概是命运使然吧。当时就想着着无论如何都要去。在我20多岁的时候,我发现童年时能够影响和感动我的演奏家中,大多数在俄罗斯。正因如此,我才想要去俄罗斯留学。」

梦想照进现实的时候,也可能是曲折困苦的。西本常常接到一本厚厚的总谱,被要求在短时间内就要排练出来,她只好咬着牙拼命赶进度。

冬天的圣彼得堡寒冷刺骨,她只能靠意志力不断坚持,就像是仰望天空的星星一样,她不断提醒自己人生的梦想就在遥远的地方守望着自己。

就这样,度过了两年艰难严苛的生活,西本庆幸自己没有放弃。1998年,她首次以指挥身份回到日本,执棒京都交响乐团,也是这次亮相,让她的指挥方式一鸣惊人。

日本音乐专栏作家山尾敦史评价说:「西本的风格,日本人一听就能感到是正统的俄罗斯派,深厚、坚实、平衡。她的表现力也很丰富,如同读托尔斯泰的作品一般。这一点在其他的年轻指挥身上几乎看不到。」

2003年,她为巡回日本表演的柴可夫斯基基金俄罗斯交响乐团担任指挥;

2004年,她被委任为该乐团的首席指挥及艺术总监;

2005年,她与该乐团为柴可夫斯基未完成的第七交响曲,于俄罗斯进行全球首次公演;

2006年,西本智实带领乐团到日本七个城市作第七交响曲的巡回演奏,至此奠定世界级指挥家的地位;

2007年,获选为瑞士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全球青年领袖人物」。

 

这些只是她指挥生涯中的一小部分成就。她曾说,

「我想和更多的人一起实现梦想。我想以艺术的形式来表现我们的理想。

不仅仅是我一个人的表现,而是以综合艺术为目标,包含着最接近人类社会的现实。」

她超乎年龄的睿智,也许也是她能在这条路上走下去的原因。

 

刚开始,很多人因为她飒爽的英姿注意到她,到了最后,人们都折服在她的才华和品格之中。

在她的成长之路中,一直有着远高于常人的清醒和意志力。

门捷列夫说:「没有加倍的勤奋,就既没有才能,也没有天才。」

天才之所以是天才,天赋只是其中最苍白的底色,被锻造后成为才华,但能最终能主宰一切的,还是意志力。

所谓天才人物,指的就是具有毅力的人、勤奋的人、入迷的人和忘我的人。

而天才往往会把自己大脑最清晰的时间用于工作,是十足的工作狂,而其他时间的活动,也都在为这段创作时间积蓄能量!

在追逐渴望的理想生活之前,我们需要理解更加深刻和现实的理念,

已具备坚韧和智慧,来应对来自内心和外界的挑战!

 

 

北京 / 上海 / 广州 / 深圳 / 杭州 / 成都 / 西安 / 南京

重庆 / 昆明 / 青岛 等城市线下专柜有售

在中高端钢笔世界不断探索前行

打造你的灵魂色彩

网址_www.bernardshaw.vip | 微博_@BernardShaw萧伯纳钢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