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不列颠帝国勋章
到风靡世界的侦探女王
她以敏锐的洞察力与精彩的推理
开启了世界侦探小说的黄金时代
——
萧伯纳钢笔 本期推荐
阿加莎的小说世界
阿加莎·克里斯蒂,可以说是有史以来最畅销的推理作家。
《尼罗河上的惨案》、《东方快车谋杀案》、《无人生还》……
无论改编形式是电影、迷你剧、舞台剧,阿加莎的作品总是人气爆棚。
阿加莎一生创作了66部侦探小说和14部短篇小说集,作品销量仅次于莎士比亚和《圣经》。
这位“推理女王”用她的小说玩弄结构、风格、观点选择、历史资料和经典艺术。
从享有“本格派开山鼻祖”之地位的《罗杰疑案》,
到大侦探赫尔克里·波洛的谢幕之作,
阿加莎有许多值得阅读和重读的经典作品。
本期,让我们一起感受推理小说界唯一的女王——阿加莎的小说世界。
01
《罗杰疑案》
The Murder of Roger Ackroyd
1972年,阿加莎分享了她觉得自己写得最好的10本书,
《罗杰疑案》则排在第一名的位置。
退休后,侦探波洛住在一个英国的小村庄金斯艾伯特,
富有的寡妇费拉尔斯夫人自杀了。
她的未婚夫罗杰·艾克罗伊德认为这件事没那么简单。
第二天,罗杰·艾克罗伊德被发现被刺死在书房。
当时,他正在展开费拉尔斯夫人最后的来信,然后一把匕首刺入了他的脖颈。
作为艾克罗伊德的邻居,波洛答应了他的女儿弗洛拉的请求,破解这个案子。
《罗杰疑案》的出版让阿加莎一夜之间大红大紫,成为了家喻户晓的推理作家。
这本书被誉为本格派的开山鼻祖,打开了推理小说写作方向的全新领域:
在小说中,阿加莎将所有关于疑案的线索全部交代,
而最后真相的揭露让人难以置信,小说的复杂性和完成度达到了当时同类型作品的巅峰程度。
即使在今天,初读这部小说的读者,依然会被其结局震撼。
02
《东方快车谋杀案》
Murder on the Orient Express
侦探波洛在叙利亚完成了一项委托后,搭乘东方快车回国。
但是,这趟铺位向来宽裕的豪华列车这次居然一票难求。
东方快车在行驶途中遇到暴风雪,大雪迫使这列列车停在半途中。
第二天早上,百万富翁雷切特被刺了十二刀,死在了包厢里,而包厢门从里面反锁了。
毫无疑问,凶手就在这列车上,他是如何进入密闭的包厢行凶的?
随着调查的深入,案情更加扑朔迷离。
《东方快车谋杀案》在结构、节奏、情绪上都可以说是经典之作,
并被视为“最佳推理小说范本”。
作为“有史以来阅读最广泛的推理小说”,
它汇集了各种“流行元素”:历史上真实存在且大名鼎鼎的东方快车,流社会的旅行,一桩谋杀案。
有趣的是,这本书确实是阿加莎在乘坐东方快车时构思的。
她将这趟横跨欧亚大陆旅游观光的列车作为了侦探波洛的推理舞台:
高速移动的列车、封闭的空间、旅客间的暗流涌动、被大雪切断联系的紧张……
这是阿加莎在《罗杰疑案》之后给出的更匪夷所思的凶手。
这部小说还带来了主题的升华:重要的到底是真相,还是正义?
这个难题不仅让读者一同加入反思,
也塑造了一个更为丰满的波洛的形象。
03
《ABC谋杀案》
The ABC Murders
在阿加莎的所有作品中,《ABC谋杀案》是非常另类的一本作品。
它将案件设计在了开放式舞台,化名ABC的杀手利用列车时刻表的字母顺序渐次实施杀人计划,使全英国陷入恐慌。
A代表安德沃尔,B代表贝克斯希尔,C代表彻斯顿,每实施一桩谋杀,凶手就变得更加自信,还故意留下线索戏弄波洛。
《ABC谋杀案》是推理文学史上首次将连环杀人案引入小说,
在阿加莎·克里斯蒂创作这部作品时,“连环杀手”这一概念还不存在。
再加上杀人预告的形式、明快的节奏、场景的不断切换,
让《ABC谋杀案》成为阿加莎本人也格外钟爱的一部经典。
它还出色地设计了“意外真凶”:在阅读过程中,你可能会怀疑所有人,然而最后揭晓的真凶居然是从来没被怀疑过的人。
04
《底牌》
Cards on the Table
著名富商夏塔纳先生热爱举办各种华丽的聚会,他散发着恶魔的气息,
将谋杀视为一种艺术形式,并且热爱“收集”凶手:他有四件得意“藏品”,是四个逃脱法律制裁的凶手。
富商邀请波洛参加一次特殊的桥牌牌局,受邀的还有另外三位侦探,
包括侦探小说作家、苏格兰场警长和政府特工。牌局结束,富翁在椅子上被刺死。
凶手是谁?他又是如何在牌局中完成谋杀的?
四位侦探与四位凶手,这场心理较量正式展开。
从1936年开始,阿加莎进入真正意义上的巅峰期,
这本书可也开创了侦探小说的一种崭新形式。
此前阿加莎擅长的复杂人物关系和深层次动机不见了,“好人”、“坏人”被直接摆在台面上。
《底牌》将“心证推理”做到了极致:侦探通过桥牌游戏中的出牌策略,
而非物理证据来反推嫌疑人的心理,从而还原案件真相。
05
《尼罗河上的惨案》
Death on the Nile
阿加莎从未将《尼罗河上的惨案》列入她认为写得最好的“十大”榜单,
但并不妨碍这本小说成为知名度仅次于《东方快车谋杀案》的作品。
琳内特·里奇卫拥有一切,年轻、美貌、头脑,还有巨额财产。
但她却出人意料地与自己的地产经纪人,也就是好友奎杰琳的男友多伊尔闪婚了,
婚后二人决定去埃及度蜜月。
决意复仇的杰奎琳、偷偷在琳内特财产上做手脚的律师,
其他许多似乎是外人的游客,与他们一同登船。
在尼罗河上,惨案发生了:一颗子弹贯穿了熟睡中的琳内特的头颅。
在写作《尼罗河上的惨案》时,阿加莎的推理技巧已经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
以至于小说故事进行到一半时谋杀案还未真正发生,
她布置了许多悬念,让读者可以和波洛一样提防和警惕,
并在故事的最后发现,其实真相就在眼前,却被我们所有人忽视了。
06
《无人生还》
And Then There Were None
2015年,《无人生还》成为公众票选的最佳阿加莎·克里斯蒂小说。
十个相互陌生、身份各异的人受邀前往德文郡海岸边一座孤岛的豪宅上。客人到齐后,
主人却没有出现。当晚,一个神秘的声音发出指控,分别说出每个人心中罪恶的秘密。
接着,一位客人离奇死亡。在因暴风雨而与世隔绝的小岛上,客人逐一死去,
并且死法和古老童谣《十个小士兵》中唱的一模一样,最后竟无一人生还?
究竟谁是凶手,他们中会有人幸免于难吗?
从情节上来看,《无人生还》显得不太阿加莎:
故事中没有名侦探出场,也没有重重纠葛的人际关系,甚至没有推理过程。
但它却是读者和阿加莎本人都认可的最佳小说之一,
小说中开创的“孤岛模式”直接催生了一个流派:“暴风雪山庄”。
如今,从小说到影视、从动漫到游戏,沿用“暴风雪山庄”模式的作品不计其数,
而这一切都来源于阿加莎的《无人生还》。
07
《谋杀启事》
A Murder is Annouced
简·马普尔小姐居住在英格兰一座宁静的小村庄Chipping Cleghorn里,
村中的生活平淡无趣。
一个寻常的周五,报纸上的谋杀启事吸引了人们的注意。
它预告今天晚上,在老小姐莱蒂西亚家将有一场神秘的谋杀。
傍晚来临,来看热闹的人们聚集在女主人家。
六点半的钟声响起,灯忽然熄灭,枪声响起,谋杀开始。
在阿加莎创造的侦探角色中,
能够与侦探波洛齐名的,就只有马普尔小姐了。
阿加莎以马普尔小姐为主角创作了12部长篇,每部都有很高的水准。
《谋杀启事》作为阿加莎的后期代表作,在情节、人物塑造和推理上都毫无破绽。
与周游世界的波洛不同,温文尔雅的马普尔小姐一辈子都没有离开家乡。
马普尔小姐和米勒“总是对每个人和每件事都有最坏的预期,并且以几乎令人恐惧的准确性,通常被证明是正确的”。
08
《帷幕》
Curtains: Poirot's Last Case
《帷幕》被《观察家报》称为“震撼灵魂的绝唱”,
这是赫尔克里·波洛的最后一案,亦是正义与邪恶的终极之战。
从《斯泰尔斯庄园奇案》开始,我们跟随波洛游历了三十多本小说。
现在,波洛和黑斯廷斯的探案生涯回到起点——斯泰尔斯庄园。
波洛知道,这里有一位罪行累累的连环杀手X。
而在黑斯廷斯看来,斯泰尔斯庄园的房客都是无害的,
包括他的女儿朱迪思、鸟类学家诺顿、阿勒顿先生、科尔小姐,富兰克林医生与他的妻子芭芭拉、克雷文护士,
卢特雷尔上校与他的妻子黛西,还有魅力四射的博伊德·卡林顿。
因此,当波洛宣布其中一人是犯下五次罪行的杀人犯时,黑斯廷斯震惊了。
《帷幕》出版于阿加莎逝世前一年,但其实在1944年就早已完成。
当时正值第二次世界大战,《帷幕》是她留给女儿的“遗产”,也是留给波洛的结局。
在《帷幕》出版前不久,
波洛成为第一个在《纽约时报》上发表讣告的虚构人物:1975年8月6日,刊登在《纽约时报》头版第一页。
阿加莎·克里斯蒂的作品被译成103种文字,
是当时世界上作品最畅销的作家。
荣光系列的紫色命名为阿加莎紫,
以此纪念这位举世闻名的侦探小说家,她在侦探小说里热烈地绽放才华,
在跌宕起伏的案件背后,
在社会背景、人物描写和对话上表现出的敏锐观察力无人能及。
阿加莎的作品让我们在男性统领的推理小说领域,感受到女性作家的作品竟然有如此大的不同,
并开启了世界侦探小说的黄金时代,是当之无愧的推理小说界唯一的女王!
北京 / 上海 / 广州 / 深圳 / 杭州 / 成都 / 西安 / 南京
重庆 / 昆明 / 青岛 等城市线下专柜有售
在中高端钢笔世界不断探索前行
打造你的灵魂色彩
网址_www.bernardshaw.vip | 微博_@BernardShaw萧伯纳钢笔